半年多前和吃貨友人聊天,他提起中正紀念堂附近有家很妙的小食堂,麻辣鍋、魚頭鍋、各類麵點都很正,極力推薦一嘗。又說,這食堂主人出身自憲兵211營(就是專門在總統府站崗的鐵衛隊啦),無論菜、湯、麵,都是標準外省味道。此人嘴刁至極,又是標準外省家庭長大,平常要約他吃麻辣鍋或牛肉麵之類根本不可能,能獲他青睞的想必不簡單。
今天正好經過,又是晚餐時間,問清位置便過去了。食堂外觀低矮,要不是招牌還算明顯,只覺得是個尋常鐵皮屋小館。進去才知別有洞天,迎面即是開放式廚房,我是第一個客人,正看到師傅在灶上翻炒大料,香氣迫人;廚房區與用餐區以一列吧台相隔,僅有四大四小共八張桌子,空間寬敞明亮。
目前分類:隨意吃 (10)
- Feb 15 Sat 2014 20:56
倆邀邀食堂
- Feb 02 Sun 2014 21:29
綠豆丸子(純素)
小時候住在客家庄,市場有位客家婆婆一到冬天就會賣起一種油炸後的綠豆丸子,當火鍋料味道甚佳;每年一到入冬吃火鍋的季節,便央外婆幫忙買回來,家裡的酸白菜鍋或以大白菜為主的大鍋菜必有這味。直到上了大學、聽說客家婆婆過世,老人家的手藝後繼無人,這才斷了貨。
北上工作後,某次年前逛南門市場,竟在一個賣酸白菜的小攤上看到一小籃綠豆丸子,印象中似乎一斤就要$70,不算便宜。雖然長相有點怪異,感覺灰噗噗的,嘴饞如我還是買了,又因為怕死所以只買半斤。回家一嚐,呸呸呸!什麼鬼東西啦!發餿了不說,裡面根本吃不到綠豆香氣,全是(餿掉的)麵粉漿!
- Jul 24 Wed 2013 11:47
[試吃] 雞雞窖的清爽雞料理
朋友找我參加雞雞窖的試吃活動,正好家裡冰箱很空,就答應了(咦);雞雞窖給的試吃很大方,一口氣寄來四款正品,但正好遇到我超忙的時候,丟在冷凍庫一個多禮拜才想到要試吃,花了幾天才慢慢吃完。
雞雞窖的產品只要解凍就可以食用,對我這種超討厭微波爐的人而言非常方便。
- Feb 15 Fri 2013 23:54
豆腐丸子、肉餡兒與其他
年前有朋友問我家豆腐丸子怎麼做,終於逮住我娘有空的時間問了做筆記;我娘做菜份量比例都只是抓個大概,各人口味不同,請自己調整。
- Jan 27 Fri 2012 20:22
隨便做:亂來的臘味飯
年前去買桂來標臘肉時,就打定主意要自己試做一次臘味飯,過年期間看到酪梨壽司的臉書更是生火;結果我今天白天的時間幾乎都耗在臘味飯上了。
懶得出門採買,所以家裡有啥就用啥,成果還不差,只是沒有青菜配色不好看,吃的時候也覺得少了點什麼。
- Dec 18 Sat 2010 02:11
Solo Pasta:療癒晚餐
老師說,突然很想念你,我們一起吃個飯吧。好啊好啊,我快樂地答應著。
但接下來一陣忙碌與混亂,真正約成,又是一個月後的事。
- Dec 14 Tue 2010 23:05
Big Pancia 大肚皮義式餐坊:臨時起意的單人晚餐
不久前大姊拉才去試吃過,回來大大推薦,說要大家約一團再吃一次,結果負責聯絡的大頭又約了一個我要上課的時間(每次都這樣!記恨ing);正好今晚沒事,又恢復食慾,臨時決定自己先去探路。
大肚皮離和平東路安和路口其實相當近,店面寬敞,簡潔雅致;今天到的時候,已經先坐了三桌正在吃飯聊天,據說裡面也有大姊拉的朋友。
- May 09 Sun 2010 21:24
台一旁邊的玻璃咖啡屋
前幾天晚上散步途經新生南路,發現台一旁邊多了一間可愛的木結構玻璃屋。印象中此處原是日式老屋(台大舊宿舍?),室內空間其實很小,但去除了破損外牆與天花板,露出修整過的木質樑柱結構,以透明落地玻璃取代牆面,加上吧台後方的大片明鏡,顯得寬敞透亮,相當大氣,是老屋翻新的佳作。
除了小巧的室內座位區,另有外帶窗口與座位區連通,半開放空間想必空氣品質不錯(我不喜歡完全密閉只有空調的地方);外帶區旁則是半開放的烘豆區,「自家烘焙新鮮咖啡豆」似乎是現在專業咖啡店的基本配備,姑且不論是否是噱頭,對顧客而言,多些選擇也是好事。
- Jan 16 Sat 2010 02:20
馥臨港式火鍋(通化店)小評
- Nov 21 Sat 2009 21:54
上海小館‧家人小聚餐
家裡有人生日,媽媽說:「那去上海小館吧」。
人少不好點菜,加上大家本日食量都不太大,問了廚房今天的漁貨,點了:清蒸青蟹(特別交待要肥的公蟹)、石斑紅燒∕煨麵二吃(想吃清爽的口味,紅燒也請阿姨幫忙交待師傅下手輕一點)、雪菜百頁,另外拿了 火靠 芥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