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忘了是柯慶明教授還是廖炳惠教授說,王文興刻意利用文字製造出距離感,比如讀《背海的人》,要嘛一開始就被一大串髒話嚇跑,要嘛就是試著融入他文字構成的小說世界(讓讀者選擇絕對或者零?好嚴格阿 XD)。我想我應該是被嚇跑的那一群,當年學長建議我先買「比較」容易讀的《家變》和《十五篇小說》,但這兩本在我書櫃裡待了十幾年都還沒被臨幸…… Orz

◆ 王文興的作品與其說是小說,不如說是以文字煉就的多媒體藝術,他才是真正的「多感官寫作」的先鋒,因為讀他的文章,得理解文字並不只是文字本身,還可能是畫面的象形或敘事過程中的聲音描述;因此,他鼓勵讀者以朗誦方式讀自己的小說,片中也有許多由他親自朗誦的片段,配合影像畫面,原本難以理解的文字頓時鮮活起來,包括主角帶著腔調的國語、情緒爆發時的喃喃自語……頓時能理解:他是利用文字完成錄音與錄影的工作。

◆ 影片中的動畫水準相當高,粗放、有力的筆觸,和小說中原始的生命力契合;而每一個分鏡轉換的細膩手法,又與作家本身對作品的態度與專注互為映照,搭配作者朗誦作品的旁白,小說情節頓時立體起來。

◆ 王文興的美學素養不只表現在文學上,他的藝術品味也非常好;中間有一段是拍他去看畫展,畫家以草書構成的馬讓他非常喜歡,他說他看這個畫家的草書馬10幾年了,現在正是爐火純菁之時,他指著畫中尾巴和馬蹄的線條說:「這裡似斷實連」。

◆ 《背海的人》初版封面也是出自王文興之手,利用幾何圖形分割出來藍色與黃色的色塊,象徵海的顏色變化與黃色的沙灘。

◆ 拍作家的居所,夫人展示了王文興從報紙、雜誌上剪下的圖像,說王文興看到漂亮的物品,喜歡的就會買回家,而且一定會想辦法展示出來,順解開了廁所神秘物品之謎,那個「神秘物品」說穿不值一文錢,掛在那邊只因為王文興覺得造型很好看,鏡頭帶到的時候我哈哈大笑,這位老先生真是太可愛啦~

◆ 閱讀西方經典的原文或英文小說,給王文興很大的衝擊,包括:杜斯妥也夫斯基《罪與罰》(他認為這是最好的心理小說)、福樓拜《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他認為這是福樓拜最好的一本)、海明威《老人與海》……他從其中領悟文字的重要性,唐代詩人孟郊的詩他也很喜歡,連等公車都會掏出線裝影印的孟郊詩集閱讀。

◆ 忘了是哪位教授(似是柯慶明?)提到,王文興的作品非常「古文運動」,因為他的用字某種程度很「詰屈聱牙」;此時我突然想起唸書時很討厭的韓愈,王文興寫作推敲用字的毅力,也讓我想起韓愈的「推、敲」典故;其實現在想想,韓愈好像也沒那麼糟,甚至還有點可愛起來。

◆ 王文興和夫人的感情應該很好,夫人出現的鏡頭不算多,但相當活潑風趣;兩人靜靜地在外面吃飯、並肩走回家的背影都很動人,雖然年紀一把,但還是很有純愛電影的Fu(而且兩位年輕的時候應該也都是俊男美女)。

◆ 他蒐集漂亮的圖片、在台大校園內散步時,快樂的神情像個孩子;帶人去海邊感受《背海的人》的場景,岸邊被海浪沖刷出的弧度,他說像個包廂,坐在礁石上的神情很滿足、很單純。

◆ 王文興寫作時非常投入,寫作時彷彿體內有個原始而暴烈的靈魂取得了肉身掌控權,神態與筆觸都很狂野,很難與他溫和靦靦的外表連結;寫小說的時候作者多少都要有點精神分裂吧 XD

◆ 為了維持創作的一致性,王文興的生活力求簡單,以維持筆觸和角色情調的一致性;冰箱的東西可以拿了就吃(包括稀飯、麵條)、朋友不聯絡也可以,完全專注在自己的創作中。《背海的人》寫了十八年,正在進行中的長篇小說,已寫了五、六年,他希望能利用接下來的十年寫完,真的寫不完也就算了。這種專注、純淨的創作態度,是神話也是童話,但就是真的發生了。

◆ 目宿媒體的企圖心非常強。《他們在島嶼寫作》系列,不只記錄六位文學大師的身影,對華語觀眾而言,可以當成六位大師的創作入門磚(比讀一堆導讀快多了),也可以做為將華語經典文學推至全球舞台的媒介,特別是作品已有外文譯本的王文興、楊牧兩位,我很期待後續的其他作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a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