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發現我又差點錯過南宋展了,趕緊趁今天有空時衝去故宮;先前已經買了導覽手冊略翻了翻,沒特別注意展廳位置,原以為兩個小時就差不多逛完,結果一樓展廳逛到一半才發現不妙:這次的展品大概是幾年前「大觀」展的兩倍吧?光一樓展場就占了原先展示空間的2/3,二樓展場也占了1/2層樓,結果最後我大概逛了四小時才勉強看完。

我一向對生活用品興致高昂,一樓展廳以器物、善本為主,傍晚四五點大家多半準備離開或正要吃晚飯,人少,逛起來非常舒服,喜歡的展品可以很仔細地一一研究,中間還溜出去參加點燈儀式撈到薑餅人兩枚;結果一樓逛完,我就開始累了。二樓以書畫為主,越逛越累根本沒辦法仔細觀賞,只覺得「天哪,這個展怎麼看不完?!」最後草草了事。

以往故宮的特展很少有這麼大規模的展出,我覺得應該要加註警語:「如欲完整參觀本展,不休息的情況下,至少需4小時以上,請衡量個人體力與時間安排。」

結果累過頭就發生悲劇:原本記在手機中的觀展筆記被我手殘刪掉了,回家只好又重花時間盡快把還記得的部分寫下來 T_T


【關於整體】

  • 這次的展品超級豐富,非常值得一看。美中不足之處在於:展品太多、分類粗疏,雖然每個展場入口皆有提示,部分展品上方也有輔助說明,但整體而言感覺很雜亂,精緻度遠遜於「大觀」。不過,「大觀」的主題集中在書畫,規模也比「文藝紹興」小一半,這樣比也不是很公平啦。

  • 我一直覺得「文藝紹興」這個名字有種說不上來的怪。取「紹興」應該是用宋高宗的第二個年號,且因紹興年間才是南宋開始蓬勃發展之故。但硬要與「文藝復興」扣合,感覺就是很怪。

  • 主要的精品仍來自台北故宮,自大陸借展的以後世發掘的墓葬品為多。故宮的瓷器沒話講,同樣是龍泉窯,即使和借展品隔了幾個展件陳列,還是明顯看得出精粗高下。不過,故宮收的本來就是皇室典藏精品,勝之不武(但我還是覺得好驕傲 XD)

  • 導覽手冊內容很豐富,但不曉得是字體或版面編排的問題,我翻了就覺得頭好暈,感覺東西多又雜,很亂,但明明有按照主題分呀。不過最後的「意猶未盡」單元還不錯,把展品中主題相類的部分各自擷取出來並排列比較,頗具巧思。

  • 幾個展廳的各類示意圖大型輸出,很值得一看;比如貿易的分佈、書籍的流通傳播……,非常清楚且豐富,坦白說,我看了覺得蠻感動的。

  • 二樓的多媒體動畫soso,可看可不看;如果走累了,倒是可以坐在那邊邊看動畫邊歇腳。




【關於器物】

  • 最吸引我的永遠是生活用品。青玉龜游荷葉洗、青白玉桃式洗……都是做工精巧,杯壁薄可透光,真怕不小心就弄壞了。南宋人真是太奢華了,難怪住在北方苦寒之地的金人會眼紅。

  • 南宋時流行以玻璃料件代替玉石,號稱「藥玉」,除了日常使用的器皿,也有相當比例用在飾品上,取代使用翠鳥羽毛製作的點翠;現場展品均自浙江、福建借展,應是民間用品,一對方勝和一隻髮簪的藍色很濃豔,類似土耳其藍;旁邊有個白色仿貝殼形狀鑲上鏤空金邊的酒杯也很精巧可愛。

  • 現場展示一件女性單衣,是一位出嫁一年便逝去的17歲女子陪葬品;織工與錯金印花非常美,姑且不論歷史價值,同樣的織品和手工拿到現代製作,起碼也要上萬吧,真是奢華。這也是現場唯一一件織品類的展示品。

  • 宋代富貴人家女兒出嫁,必備的「三金」包括:金釧(有開口的手環,因為可活動亦可當臂環用)、指環(正式名字忘記了)、金耳環。現場的展品中,我最喜歡耳環,有一只用纖細的金線纏出鏤空花樣的,非常美麗。

  • 現場有幾方端硯和澄泥硯,其中一方雲根紫玉硯左側刻了幾行字,大意是說,宋代端硯以灰色為上,馬肝色次之,此方端硯即為標準的馬肝色。為什麼是馬肝?馬肝在南宋是很常見的食物嗎????

  • 現場有兩件被稱為「軍持」的瓷壺,很像日本料理店常見的醬油壺放大版,網頁上說是因應海外貿易需求製作的,很有趣。

  • 我很喜歡紅漆剔犀葵瓣式三層套盒,長得很像放大版的廣式月餅疊疊樂,拿來放點心感覺好像會變得更好吃。

  • 宋代的金銀器皿真的非常漂亮。我最喜歡一組銀鎏金菊花式盤盞,盤與盞中間都設計了微微隆起的花心,正好可以確保疊合時不會滑動,既實用又美觀。




【關於書法】

  • 朱熹的字讓我覺得此人個性有點虛浮,對照他那張「歪嘴雞」畫像,更覺得此人很機車。(我以前念思想史可被宋明理學搞慘了,不能怪我挾怨報復 XD)

  • 陸游的字我先看到尺牘,感覺此人有點隨便,又有點娘砲,哪裡像豪放派詞人?但後來看到他的〈自書詩〉,才覺得比較接近印象中的陸放翁。也許人在寫字時,也會因應觀看的對象呈現不同個性的角色扮演。

  • 雖然我一直不是很喜歡宋高宗,但這次展出的尺牘與詩稿中,我最喜歡的就是他的字,渾然天成且內斂,即使意興飛揚,也都還有貴公子的瀟灑(人家明明是皇帝),而不會流於浮誇輕薄;另一個喜歡的是某位不知名的「御書院」之人所寫的〈千字文〉,又是另一種風流氣度。

  • 寧宗的楊皇后多才多藝,她畫的長春花極美,字也秀麗端凝,無閨閣兒女之氣;一樓展場還請葉錦添設計了楊皇后的書房陳列,挺妙的。




【關於繪畫】

  • 看到好多以前課本上有縮圖的原畫:夏珪〈溪山清遠〉、馬遠〈山徑春行〉、馬麟〈靜聽松風〉、梁楷〈潑墨仙人〉、劉松年〈羅漢圖〉……看到原件真是超興奮!雖然不見得看得懂 XD

  • 〈潑墨仙人〉原件比我想像中小很多,原以為至少是和我差不多高的立軸;看到原件感覺很讚,仙人本尊超可愛,真想把他帶回家。

  • 劉松年的〈羅漢圖〉設色細緻,很有威嚴,感覺就是隨便放在哪都可以鎮妖安宅的樣子。

  •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 畫工細緻嚴謹,連下方的天龍八部都毫不含糊;但仔細看觀音菩薩的那堆手,會覺得祂真的好忙好忙。

  • 有一幅傳為李唐所作的〈炙艾圖〉,主題是鄉下醫生幫民眾以艾灸治病,畫面中有六個人,每個人的表情都完全不同,雖然誇張但非常生動,我個人非常喜歡!




【關於書籍】

  • 宋代的巾箱本超可愛!目測比目前常見的文庫本還要更加窄小,收在小木盒裡真的很漂亮;但感覺木盒比書還重,這樣帶著走不累嗎?

  • 據說南宋時,才開始流行將經、註、疏全部刻印在一起,以方便讀書人準備科舉考試;這應該就是現在參考書的濫觴吧。

  • 有一區特別提到四川及福建的刻本特色,並找出對應的善本展示。大意是說:四川的版式清朗大氣,字體偏顏體的圓潤;福建的行距緊縮,字體偏柳體的堅硬;並列在一起,忍不住讓我猜想,你們是在暗示四川人比較大方,福建人比較小氣嗎?XD (請勿戰省籍,謝謝)

  • 以本次善本書展品而言,我喜歡宋版〉清版〉明版。宋版書是有名的典雅大方,清版書這次多為文淵閣四庫全書,皇家標準自是不同凡響,明版書則良莠不齊,但大部分都給我一種好像影印機壞掉、碳粉亂飛亂黏的fu。但我明明記得之前在一樓的圖書文獻常設展看到的明版書都很不錯啊。(搔頭)

  • 宋代中產階級崛起,與庶民生活相關的物件、記錄特別吸引人。這次故宮也配合展出許多宋代常民生活相關的圖書,如:陳旉的《農書》是現存最早關於中國南方水稻栽培技術的專著;韓彥直《橘錄》是第一本討論橘子的專著,翻開的那一頁正講到我最愛的綠橘;《幼幼新書》詳細記錄嬰幼兒各類病症的診斷、療癒之道與方劑,還附上圖解,簡直就是南宋版的《第一次當媽就上手》;當然,家裡有女孩的一定也要準備一套《新編婦人良方大全》,從出生到更年期的調理方法都在裡頭啦;《夢梁錄》翻開的正是夜市小吃那一段,看了肚子就很餓,南宋人的點心花樣真多。

  • 現場展示的《洗冤錄》是清刻本,翻開的是一頁超詳盡的屍體位置標示圖,CSI粉絲(像我)看到應該會很嗨;但我記得之前圖書文獻特藏室的常設展有放一套明版套色彩印的《洗冤錄》,更寫實精巧,沒展這套有點可惜。

  • 看到趙明誠的《金石錄》,就想到李清照的〈金石錄後跋〉;不遠處有明刊本《漱玉詞》,翻開的正是那闕「悽悽慘慘戚戚」的〈聲聲慢〉,讓人不勝欷噓。

  • 現場有套「龍爪本」的《資治通鑑》。所謂「龍爪」,係指用該書坊特別設計的「龍爪體」印製,此字體特色是「收筆處如遊龍張爪」;遠看沒感覺,近看時真覺得每個字都在張牙舞爪,彷彿《資治通鑑》裡面正在吵架的那些古人,都要跳出來打架了,看得我頭好暈。




南宋展只到12/26,要看要快喔!

文藝紹興‧南宋藝術與文化特展官方網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a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